植保課堂|細菌性病害:番茄青枯病
作者:
來源:
瀏覽次數:
日期:
2025-07-30 09:14:50.181
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雷爾氏菌 (Ralstonia solanacearum)引起的毀滅性細菌性病害,嚴重影響番茄種植的產量,高溫高濕環境下易暴發流行。以下是其關鍵特征及綜合防治要點:
·病原菌:青枯雷爾氏菌,革蘭氏陰性短桿菌,極生鞭毛1-3根,喜高溫(25~37℃)、高濕、偏酸(pH 6.6)環境。
·傳播途徑:病菌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腐生存活長達14個月,借雨水、灌溉水、農具傳播。從根部或莖基部傷口侵入,阻塞維管束,導致植株缺水萎蔫。
發病 階段 |
葉片 癥狀 |
莖部 癥狀 |
其它 特征 |
初期 |
頂部葉片 白天萎蔫, 傍晚恢復 |
無明顯 癥狀 |
植株白天 萎蔫, 夜間恢復 |
發展期 |
萎蔫向下 擴展至中 下部葉片 |
莖基部粗糙, 出現褐色板塊 |
病程持續 約1周 (低溫潮濕時) |
晚期 |
整株葉片 青枯狀萎蔫 |
維管束變褐, 有白色菌膿 |
植株2-3天 死亡 (高溫干燥時) |
診斷特征 |
保持 綠色或稍淡 |
產生不定根, 橫切面擠壓有菌膿 |
根部外觀正常 |

番茄青枯病侵染
維管束壞死


·輪作倒茬:與非茄科作物(水稻、十字花科、禾本科)輪作4~5年,水旱輪作效果最佳,過酸的土壤,要進行土壤改良。
·健株管理:培育健壯的植株,可噴施氨基酸多肽營養(翠泰),增強作物免疫力。
·嫁接抗?。赫枘具x用赤茄、野生番茄等抗性較好的品種。

病菌從根部傷口或氣孔侵入后,在維管束內快速繁殖并堵塞導管,阻礙水分運輸。常規藥劑(如銅制劑)通過灌根或噴施難以穿透木質部到達維管束內部,無法有效殺滅深層病菌,因此在選擇藥劑是,要選擇內吸性的銅制劑。

◆預防期(定植/發病前):
移栽時用加收米100倍液蘸根處理。
噴施春鮮750倍+翠泰750增強抗性。
移栽后7-10天及時防治,加瑞農600倍,春鮮750倍灌根。
◆發病初期:
灌根方案:
加瑞農750倍/春鮮1000倍+ 加收米500倍,每株300~500 mL,隔7~10天1次,連用2~3
注:病菌在植株內潛伏繁殖(潛育期可達1-2個月),直至開花結果期植株免疫力下降時集中爆發。此時顯癥(如中午萎蔫)表明維管束已壞死,救治無望。因此,番茄青枯病的與預防為主,苗期是最關鍵的預防時期
江門植保|服務農業,造福農民
企業愿景丨致力成為一流的作物護理專家
合作|瑞士先正達、日本北興化學等
制作|江門植保市場部
上一篇:
上一篇: